【影音】你常失眠嗎?用「睡眠效率」來判斷你的睡眠品質好不好!
你是不是常常覺得「我明明躺很久卻還是睡不好」?其實這可能不是失眠這麼簡單,而是你的 睡眠效率太低了!什麼是「睡眠效率」,還有該怎麼判斷自己的 睡眠品質 是否達標。
什麼是睡眠效率?
簡單來說,睡眠效率就是「實際睡著的時間」除以「躺在床上的總時間」所得出的比例。如果你經常躺在床上翻來覆去、醒來後難以再次入眠,那麼你的睡眠效率可能就很低。
睡眠效率公式:
睡眠效率(%)=(實際睡眠時間 ÷ 躺床時間)× 100
舉例來說:
假設晚上 10 點上床,隔天早上 8 點起床,躺床時間為 10 小時。但在床上輾轉難眠,只真正睡了 6 小時,那睡眠效率就是:
(6 ÷ 10)× 100% = 60%
雖然你睡了 6 小時,但效率只有 60%,代表你其實睡得不夠好!
多少睡眠效率才算正常?
提醒您:理想的睡眠效率應該在 85% 以上。
- 90% 以上:睡眠品質良好
- 85%~89%:可接受但有進步空間
- 低於 85%:表示睡眠效率不足,可能存在失眠問題
如何提升你的睡眠效率?
如果發現自己的睡眠效率太低,可以嘗試以下幾個改善方法:
- 每天固定時間上床與起床,建立規律作息
- 睡前避免使用手機、電腦等藍光產品
- 打造舒適的睡眠環境(光線、溫度、床墊)
- 睡前練習深呼吸、冥想或輕鬆伸展
別再被「躺很久等於有休息」誤導了
許多人以為只要「躺在床上夠久」就算休息,其實真正能恢復體力的是「實際睡著的時間」。今天就從計算你的睡眠效率開始,檢視自己的睡眠健康,如果低於 85%,別忘了試試改善方法,讓每一分鐘睡眠都更有效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