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影音】原來多夢是睡眠品質惡化的警訊,你常做夢嗎?要注意了!
佛洛依德說:「夢,是潛意識的通道」
心理學大師佛洛依德(Sigmund Freud)曾說:「夢是通往潛意識的捷徑。」他認為夢境誠實反映了人們內心深處尚未覺察的潛意識活動,是心靈的訊號。
雖然現代神經科學不再完全依賴佛洛依德的理論,但依舊認同夢境是大腦在睡眠時進行整合、排除壓力與記憶整理的重要過程。那麼,為什麼經常「多夢」會成為睡眠品質惡化的警訊呢?
多夢是大腦神經訊號重組的結果
從科學角度來看,夢是一種神經活動現象。人在睡眠過程中,大腦會透過神經訊號的重組,來處理白天所接收到的資訊與情緒壓力。這些夢境可能包含真實經驗、想像片段,或未被意識處理的情緒殘留。
其中,大腦會試圖「排除不愉快的記憶,保留美好的片段」,而這個過程多半發生在睡眠的快速動眼期(REM期)。
什麼是 REM 期?夢境與快速動眼期的關聯
快速動眼期(REM sleep)是睡眠週期中的其中一個階段,也是人最常做夢的時期。成人整體睡眠中,約有 25% 的時間處於REM期。一整晚的睡眠通常包含 4~6 個睡眠週期,也就代表我們每晚可能做 4~5 次夢。
如果 REM 期正常:
夢境結束後進入深層睡眠
清晨醒來神清氣爽,情緒穩定
如果 REM 期被打斷:
半夜頻繁醒來,記得夢中內容
情緒低落、焦慮或心情差
起床後感覺疲憊,像是沒睡飽
因此,頻繁醒來並記得夢境,正是「睡眠不夠熟」的徵兆。
多夢是睡眠品質變差的警訊
雖然夢境本身是自然且健康的現象,但若出現以下狀況,就該留意自己的睡眠品質是否出現問題:
- 經常在做夢中被吵醒或突然驚醒
- 記得很多負面、混亂的夢境內容
- 清晨醒來感到心情不好、疲累
- 夜間睡眠斷斷續續,難以回到深眠狀態
這些現象可能代表:
正在處於淺眠狀態,無法順利進入深層睡眠
睡眠被外界干擾(如光線、噪音、壓力)所破壞
睡眠週期無法順利運作
夢太多,別忽略這些小訊號!
夢雖然神秘,但也是健康睡眠的重要指標。多夢、頻繁醒來、情緒低落,都是身體向妳發出的提醒:該重視睡眠品質了!
若發現自己近來夢特別多、不容易熟睡,可以從以下幾點調整起:
- 睡前避免使用手機或藍光設備
- 避免咖啡因、酒精、辛辣食物
- 建立固定的睡眠作息
- 選擇良好的睡眠環境(安靜、遮光、涼爽)